9月7日,为赓续耕读精神,引导学生知农爱农,学校22级全体新生共上开学“耕读第一课”。我院教师金双侠、杨万能、徐正华、宋鹏等12位教师为22级近7000名新生开展“耕读第一课”授课,践行耕读教育。
来自水产学院的新生在徐正华的带领下参观了植科院三田基地。跟随着他的脚步,同学们参观了基地的水肥灌溉系统、露天盆栽场、小型智慧果园、玉米大豆间作试验田、棉花试验田、水稻试验田等。在智慧果园,他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我院先进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只需轻轻按下按钮,智能灌溉系统就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精准滴灌与高效喷灌模式的切换;在棉花试验田上方,一台无人机正在上空盘旋,他向同学们介绍到,“这台无人机除了拥有先进的播种、施药技术外,还具有拍照监测功能,为科研实践提供了许多便利”。在本次参观结束后,同学们表示对植科院相关专业与农业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徐展华表示,在未来,相信同学们会继续努力,思考自身专业与农业发展的联系。
杨万能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植科院作物表型平台。“表型实际上是指生物体性状的总和,并不仅仅是植物的表象性状。”他向同学们科普了田间表型机器人的基本情况,并展示了机器人各个部分的实际作用。他以自身研发并推广轨道型作物植株表型检测系统的经历,告诉了同学们创新创造能力的重要性,并建议同学们要主动养成交叉学科思维。"同学们在本科四年,要以兴趣为导向,在四年的时间里架构出一套知识体系,之后在硕士博士阶段才有办法更进一步的发展。"杨万能对同学们寄语道。
金双侠在棉花科研基地为园艺林学学院新生们授课。他表示,“基因编辑是二十一世纪最具有突破性的技术。”金双侠介绍道,“这个温室的棉花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繁育所得。”“为什么这里的棉花长得都如此清秀好看呢?”针对同学们的提问,他表示,基因编辑技术使棉花具有抗虫基因从而达到抗虫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农药的使用进而保护环境。随后,他着重向同学们介绍了紫色棉花,紫色棉花的由来,主要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提高棉花中花青素的含量从而改变棉花纤维的颜色。他表示,这一技术有利于减少染料的使用,减少环境的污染。据悉,yl6809永利运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了全球第一批棉花产品,吸引了许多专家慕名而来,进行交流。
面对公共管理学院的同学们,宋鹏首先抛出“何为智慧农业?”一问,成功引起了在场同学的兴趣与思考,“想尽一切办法,用尽各种手段,采用各种技术,让农业充满智慧。”寥寥数语,他便把智慧农业的概念讲明、说透。紧接着,他以智慧果园示范基地的特点——水肥一体化为切入点,从果园不同的灌溉方式、覆地膜的使用、无人自动化的实现等各个方面,结合基地的各项设备,展示了智慧果园的运作原理。面对同学们yl6809永利智慧果园当前困境的提问,他坦言目前急需解决的“两座大山”,一是“结合生长环境,精准定量构建作物所需水肥的施用时间、施用量模型”。 二是“减少小规模智慧种植的管理成本”。作为22级的新生班主任,宋鹏对在场的同学寄予了殷切的期望,他希望感兴趣的同学能努力攻克难题,为中国农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
智农2206高一嘉在参观三田基地后表示,“今天实地看到的田间科技打破了自己对于常规农业的想象,对未来的学习充满期待,本次“耕读第一课”为之后的学习与专业选择提供了很多帮助。”植生2201张漠男表示,本次第一次让他充分认识了新型农业发展的前景,更加激发了他对于科学研究的向往。
文字:刘舒菡 康佳锚 沈俊涵 莫永强 窦化鹏
摄影:郭颖 蒋丁澍 冯华熠 熊子豪
审核:罗朝喜